汉寿奏响抗旱救灾“交响曲”
6月底以来,持续了40多天的晴热高温天气,让素有“水窝子”之称的汉寿一度降雨仅有31.6毫米,不到常年的五分之一。受此影响,全县206座小型水库,有116座干涸,596口蓄水1万方以上的骨干山塘,有5104口干涸见底,导致全县43.8万亩农作物受灾,干枯绝收7.5万亩,88个村391个组的4.6万人口、3832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。面对6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,汉寿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投入抗旱攻坚战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抗旱保民生、保稳定、促发展的乐章。
县防指统筹各方,保证了全县上下抗灾“一盘棋”。政委、指挥长马不停蹄地跑遍了17个山丘区乡镇,并实地踏勘了沅水、西足球即时比分_188比分直播-【中国科学院】@湖及部分中小型水库,根据受旱情程度及蓄水情况,结合市防指“三保一减”的总原则,反复会商,最终确定了全县抗旱保收的工作方案,即在平湖区开闸引水提水,储水9000万方,调集2.2千瓦潜水泵400台,全力保证沅南、西湖两大垸13个乡镇的抗旱用水和抗旱物资需要;在山丘区实行区别对待,分类施救,确保群众生活用水,力争江东市、清水坝、颜家庙3座中型水库以及18座小(1)型水库周围的近10万亩农田不因旱减产。根据这个方案,统筹调度,并投入资金300多万元,采购抗旱设备1150台套,紧急投入抗旱救灾。
县领导身先士卒,舞活了协力抗灾的“龙头”。7月30日起,“四大家”主职和所有常委、副县长全部把办公室搬到了旱灾一线,坐镇指挥,一天一巡查,一事一调度,哪里有灾情,哪里就有他们指挥调度的身影。三和、太子庙、龙潭桥、东岳庙、崔家桥、丰家铺等乡镇旱情紧急,他们和群众一道到田间、上堤坝,找水源、架管道,看到水管里的水哗哗流向干涸的稻田,才迅速赶往下一个受灾点。正是他们的率先垂范,一份份紧急预案、一笔笔救灾物资、一波波救灾力量,正源源不断地向各受旱乡镇聚集,迅速地转化成了滋润禾苗、润人心田的一股股甘霖。
县直单位积极响应,汇聚了协力抗灾的“正能量”。再苦没有灾区苦,再难没有灾区难,和灾区群众共度难关成了各单位的一致选择。一方面,不吝惜款物支持。短短一周时间,县直单位累计支援款物268万元,村平超过了5000元。另一方面,不吝惜人力支援。各单位抗旱工作队坚持抗旱救灾和日常工作两不误,白天下村驻组,查灾情、传信息、送物资、调纠纷,晚上加班处理本职工作,奔波往返于单位和点村之间,提振了群众抗旱救灾的信心。农业、民政、电力、林业、农机、水利、气象等涉农单位,立足自身职能,组建了勘灾救灾、改种改植、电力救援、森林防火、人饮送水等多支小分队,活跃在抗旱现场。
乡村干部不等不靠,化作了协力抗灾的“中坚”。上自乡镇主职,下到村级骨干,全部下沉抗旱一线,从6月底到现在一直守在田间地头,组织带领群众架设输水管线、开挖引水渠道、调解用水矛盾、勘察灾情动态、看守生活用水。涌现了蒋家嘴张家山,月明潭刘家河、纸料洲等一批积极组织群众抗旱自救的基层组织。像丰家铺乡,他们乡、村、组三级联合筹资92万元,新打机井105口,新开渠道3500米,救活了6000多亩稻田。
旱区群众奋起自救,挺直了协力抗灾的“脊梁”。他们通过村民自治定规矩,组建用水协会积极筹资筹劳,修机埠、疏沟渠、购水泵,全力抗旱自救。7月以来,全县群众累计筹资2300多万元,出动近8万人力,组织了16000多台设备,疏通沟渠220多公里,拦筑河坝270多处,开挖机井920口,为抗旱保收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像种粮大户张昌元,他自筹资金6.5万元,打机井10口,购置电机20台、水管1000多米、电线5000多米,抽水抗旱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